今年,金运制盐有限公司制盐九班成为金运制盐有限公司机制改革的试点,从而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今,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半,这里到底有没有新的变化,让我们走进这里先睹为快。
两排高高的盐坨,比以前的更长、更白,封闭式的管理让这里显得更加“规矩”。走进班组,整洁的环境、齐全的设施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让你感受到这里处处都实行着“正规化”的管理。外观印象的好感迫使我更想尽快了解我最想知道的一些事情,从班长张凯自信的表情里,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截至7月末,全班共产海盐21570吨、完成年计划99.31%,而且质量全部达标。在人员减少4人、产量增加近1700吨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除了天时和地利,最重要的还是“人和”的凝聚力和全班人员为了共同的利益比原来更多的付出。另据统计,与增产同步的降耗也着实喜人,目前发生的费用为63939元,占年计划的24%,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435元,
班组还是原来的班组,人还是那帮人,缘何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制盐九班的做法,为班组机制改革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今年,班里将产量、费用、人员等指标分摊到四台泵,使每台泵都成为相对独立、固定的单体,都得扛起“大梁”,一年收成的好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最初的面对新“打法”心里没有底到最终的统一思想,张凯和班里的工人达成了一个共识:只有降耗前提下的增产才能实现增效。为了降低班里物资和人工两大块费用,他们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在物资管理上强调一个“省”字。以前粘补塑料都是用专门领用的新塑料,今年一回也没有领过新塑料,全部采用贴近浮卷筒部分没有老化的塑料代替,这样每次收放塑料都能节省数量可观的新塑料和粘合剂。同时,强化收放环节的管理,操作中尽最大可能避免刮伤塑料,不仅减少了粘补次数还提高了收放速度。在人工管理方面讲究“活”字,合理的调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扒完盐平盐碴人手不够,调配其它岗位的人员前来“会战”;两名扒盐司机轮流倒班,闲班的人员也不闲着,抽空捕捞卤虫卵为大家创收;班组炊事员既是生活保障人,又是生产用水供给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担负着巡圈的任务。为了给今年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全班人员还利用去年冬天的生产淡季完成了8个调节池的改造任务,并运进10万块红砖完成坝体的披护任务。
人心齐劲才能往一处使,这还得益于班组内部管理的向心力。各种上墙的规章制度,就是大家日常行为的准则,既然有了就得发挥作用。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收入问题,月月公布本人签字,公开透明.都说班里的生活比家里好,因为用于伙食的钱每一分都花在工人身上。同时,在资源收入的分配方面,既让直接创收者享受到多劳多得的快乐,也使其他岗位的工人沾到红利,因为班里的每一项进步都是由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的。
实行机制改革试点,目的就是通过新机制的激励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人的积极性。当被问及半年多的感受时,张凯的回答就是“感谢”——感谢全班工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付出,才使得班组的各项工作都有起色;感谢制盐公司的大力支持,虽然是“另起炉灶”,但公司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资助始终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感谢集团公司赐予的机遇,它承载着探路者的责任,包含着集团公司领导的信任,像一股源源不断的活力支撑着企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