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1-09|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绝处逢生终觉醒 卧薪尝胆思改革(二十八)-j9九游会登录入口
面对刚有起色的局面,决策者们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要求领导干部时刻铭记企业是怎样从困难的情况下走过来的,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向上局面;不要忘记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全体职工无私的奉献和艰苦的努力,要时刻把每一名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不要忘记在困难情况下拉过我们一把的真心朋友,要始终如一地加倍回报;不要忘记我们的本分、本色和肩负的使命,越是在有利于发展的情况下越要谦虚谨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毫不松懈。因为走过艰难历程的决策者们深知,眼前的成绩只是暂时的,真正困扰企业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难题还没有解决,前方的路还很漫长。
1999年之前,复盐的产品只有普通工业盐、氯化钾、溴素、氯化镁 “老四样”和少量的洗涤盐,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工业盐、食用盐和盐化工产品销售结构为8:1:1。1999年底企业基本脱困之后,场确立了“以盐为主、盐化并举、盐养结合、实现恢复性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努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先后投资建成了粉洗精盐、真空再制精盐、融雪盐、牧盐等加工车间,开发了新产品融雪剂,投资500多万元新建了年产能500吨的空气吹溴厂,形成了特级工业盐、食用原料盐、粉洗精盐、真空再制精盐、食品加工盐、腌渍盐、畜牧盐、融雪盐、融雪剂等新的产品结构,从而使工业盐、食用盐和盐化工产品销售结构达到4:4:2。
为了提高海盐质量,场建立了食用原料盐和特级工业盐生产基地,实行死碴盐结晶新工艺和产、扒、装、运、深加工“一条龙”的运输方式。同时,完善了以海盐收购制为主体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不合格品不收购、不出场、不兑现承包收入,使海盐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结构调整基本走上正轨后,场又走出了减员增效的一步,首先从机关部门开始,由1999年的20多个部门减少到2006年的7个部门,管理干部人数也由1999年的388人减少到2006年的280人。同时,严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晋升、收入相挂钩,在分配上,突出效益、突出业绩、突出贡献,同时兼顾公平,在岗职工年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 6199元提高到2006年的13320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实行减员增效,使企业职工总数由1999年初的5640人(含两个“大集体”1641人)减少到2006年的2584人,盐工实物生产率由1998年末的287吨/人·年提高到2006年692吨/人·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98年的19777元/人·年提高到2006年的50189元/人·年。为解决生产旺季部分单位人手不够的问题,场通过场内劳务市场进行调剂,保证了劳动力的平衡。(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