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最后的盐井 制盐技艺得到妥善保护-j9九游会登录入口

盐业史话

拜访最后的盐井 制盐技艺得到妥善保护
发布时间:2012-04-13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盐史趣谈

发布时间:2012-04-13|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拜访最后的盐井 制盐技艺得到妥善保护

 

  

 

 是秦人的发祥地,至今仍延续着秦人的制盐方式。

2010年6月17日,我们随“寻秦记”紫薇地产中国知名媒体关天经济区文化之旅,来到甘肃省天水市礼县盐官镇,走进一座小小的院落。大门上有“”三个大字,两旁有对联:“屑玉披沙品宜登鼎;熬波煮海味合调梅。”

前院立高皇殿,后院有盐神阁,二门前的土台上一眼古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口井深五丈一尺,方二尺八寸,井底有水源两处,一处为甜水眼,一处为卤水眼,盐井的水主要是卤水眼流出的卤水,旁边几个小池存放着备用卤水。井台一侧晾晒着一大片“”,院边有一座简陋的灶房,墙脚堆满盐土和柴火,木架上摆了好多个黑乎乎的盐土罐,另一角砌有灶台,灶上放一口大锅,灶眼里的柴火烧得正旺,一位煮盐的老人不时向灶眼添着柴火,锅里的盐水冒着白气。另一位长须老人和蔼地回答着记者们的提问。这位老人叫李晋善,83岁高龄,烧炼井盐已有50年以上的经验和历史。

听祠中行家介绍,这里的制盐工艺与《天工开物》中的制盐记载不尽相同,先将汲取出来,洒在井旁那片滤盐土上,盐分滞留在土中,水分自然风干或晒干后,继续泼洒盐卤水,如此反复,提高盐的浓度,然后将反复使用的含盐量极高的滤盐土装入鸟窝状的竹篓中,将多个竹篓整齐排放在槽板上,再将盐水缓慢地添加在篓子中,待其慢慢渗出,槽板下置木桶盛接滤下的盐水,将淋滤出来的盐水添满一锅,用木柴火烧,先用大火,待锅开改成小火,再添加盐水改大火,如此反复,待锅中起泡,加进一把玉米面,锅中水分蒸发,成泥沙状,继而盐分析出,如堆雪白糖沉淀锅中,遂用粗瓷碗捞盛,放入土中储存。我们看到锅台旁有半盆煮好的盐,置水中而不化。

 制作工艺历史悠久。盐官镇历史上称为卤城,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之所以迅猛崛起,与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据《礼县志》记载,战国后期至秦,国家对井盐的重视和开发,使井盐生产工艺发展完善。秦、汉以后直至解放初,当地居民乃至周边诸县一直在食用盐官镇的井盐。上世纪50年代,盐官镇盐民达300余户,年产盐量达80多万斤。井盐产业不仅几千年满足了百姓的食用需求,还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精神传承下来,成为礼县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进入现代,物美价廉的加碘有机精盐取代了土法手工制作的井盐,导致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后继无人,面临濒危失传境地。改革开放后礼县政府采取了多方筹款、修缮庙宇、出版资料、建设主题公园、建立传习所等措施,并扩大宣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竭力焕发盐井的生机。

走出盐井祠,我们想:在关天经济区崛起的滚滚大潮中,有当地政府和这么多热心人的坚定守望,最后的盐井不至于泯灭,还会顽强续写千年的辉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