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说历史(二)为盐而战的民族(1)-j9九游会登录入口

盐业史话

咸说历史(二)为盐而战的民族(1)
发布时间:2014-12-25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盐史趣谈

发布时间:2014-12-25|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咸说历史(二)为盐而战的民族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重庆忠县一个名叫中坝的地方成为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对象。这里陆续发掘出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了数以亿计的陶器。其数量之多堪称奇迹。这些数量庞大的陶器只有两种形态,它们分别被考古人员称为尖底羊角杯花边寰底罐。按其外表和产量来看,它们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品。那么,它们当年究竟有何用处呢?本集我们探究一个早已消亡、名叫的古代民族的故事,传说他们在长江边创造了一个人类的极乐世界,他们也一直不停地在战斗,他们永远为盐而战。
  巴人是一个神秘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也没有对自己历史的专门记载。因此,这个民族起源和历史一直是个迷。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大约在夏商时期,巴人已经散居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的广大地区。
  根据《山海经》等古老文献的记载,在夏朝初期,巴人中的一支曾经生活在一片人间乐土之上,这就是位于今天重庆市巫溪县境内的大宁河两岸。
  这里就是大宁河,它的两岸山高谷深,土地贫瘠,对外交通及其闭塞。眼前的一切好像与人间乐土相去甚远。在河边,一处据说流淌了上万年的山泉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在中国,天然盐资源的分布显得异常残酷。绝大部分的盐湖、盐泉都分布在西部的雪域高原和大漠戈壁之中。在中、东部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只有山西运城这一个天然盐池。
  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更加优越,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繁衍,但是这里几乎没有天然的盐资源。要吃盐必须进入湖北以西、重庆以东的长江三峡地区,那里有天然流淌的盐泉。另外,成都平原和金沙江两岸也有零星的盐泉分布。在所有这些盐泉中,巫溪盐泉的出水量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稳定的。一直以来,它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纷至沓来。所以,控制着盐泉的巴人享受到了盐带来的一切好处。
  那么,为什么高山之上会有盐泉奔涌而出呢?

   据说,在距今约一年的中生代三叠纪时期,四川盆地属于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变化,盆地周围地势隆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在高温干旱的气候之下,湖泊里的淡水不断被蒸发,海水里的盐分大量结晶沉淀,构成了一个含盐的岩石层。在随后的地质时代,这个含盐层被其他物质覆盖。然而在后来的喜马拉亚造山运动中,盆地边缘的地层开始隆起,发生弯曲、倾斜和断裂,使含盐层露出地表。由于雨水的侵蚀,露出地表的盐卤逐渐被融解,并沿岩层中的断裂层形成卤水汇集。距今约4000万年前,造山运动使盆地西部急剧隆起。这样盆地内剩余的积水只好向东流去,将盆地东部的巫山山脉从中间剖开,经低洼地带夺路向东进入江汉平原,最后奔向大海。于是,长江就形成了。在滔滔的长江水强烈侵蚀、下切的作用下,三峡就形成了。而过去存留在山体内的卤水就沿着裂隙地带冒出了地面,形成自然盐泉。所以,三峡地区的盐泉一般都在山麓和峡谷的结合之处。
  巫溪盐泉也是如此,它的出水口就是一个因河流下切而暴露出来的岩层裂隙。
  可见,盐泉的产生完全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它必须将多种苛刻的地质、地理条件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因此,三峡地区的每一处盐泉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贝,显得异常珍贵。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盐泉一直是各民族争夺的焦点。可以想象,当巴人控制盐泉时,那些强大的邻居是多么地眼红,争夺盐泉的战争肯定连绵不断。这样,也造就了巴人的勇猛善战。但是后来,巴人还是失去了对巫溪盐泉的控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