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说历史(四)战争中兴旺的城市(2)
发布时间:2015-01-09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盐史趣谈
发布时间:2015-01-09|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咸说历史(四)战争中兴旺的城市(2)
这是孙明经拍摄的当年自贡釜溪河里运盐船只万船云集的盛大景象。釜溪河是自贡通往长江的重要水道,但是它的河道很窄,急流险滩众多,一到枯水季节,大型的运盐船只就无法航行。为了保证枯水季节也能通航,自贡当地政府除了用炸药炸掉部分险滩以清理河道之外,他们还在自贡仙市这个地方筑起一道临时的挡水坝,等河里的水位上涨到一定高度,将所有的运盐船全部漂浮起来之后,官府就打开临时挡水坝,让釜溪河里的运盐船只顺流而下,一直冲到长江里。这不免令孙明经想起秦始皇时期奉命开凿灵渠的水利专家——史禄,他当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打通了长江与珠江流域的航运交通。
然而,史禄当年却无法解决一个问题,灵渠河道窄小,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多,这些船往往容易在河道转弯的激流处发生迎面碰撞的事故,导致河道堵塞,影响其它上下行船只的通行。自贡釜溪河的情况与此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这里的能工巧匠门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年前史禄的难题,再一次显示出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他们设计了一种船头向左歪斜的船只,然后规定釜溪河里所有的船一律向左行驶,这样,即使船只迎面行驶,它们也会因为船头的独特设计擦身而过,不会导致严重的碰撞事故。这种船在当时有个很朴素的名字,叫“歪脑壳船”。
这种船经常顺江而下到达湖北各地的码头。那里的人见到它之后觉得莫名其妙,给它起了一个不雅的名字叫“川歪子”。但是,孙明经觉得,如果这种船行驶到广西的灵渠,当地人一定会茅塞顿开,惊叹于四川人的聪明才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担任英国驻重庆办事处官员的时候,就专程来自贡考察过这种木船,并在他大名鼎鼎的《中国科技史》这本书里多次提到它。
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猛攻上海。国民政府将大批人员、物资运往武汉等内陆地区。随后,上海、南京、天津、广州先后沦陷,日军禁止沿海地区的食盐运往内地,企图逼迫国民政府投降。这时,四川出产的井盐就成为了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物资,再一次迎来了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二次川盐济楚”。
就像第一次“川盐济楚”一样,自贡突然间百业兴旺,大批的资金投入到新盐井和天然气井的开凿上。同时,国民政府还主动给盐商们提供贷款,鼓励他们在生产中大量采用机械设备以提高效率和产量。
孙明经到达自贡时,正值国民政府刚刚宣布“川盐济楚”政策,因此自贡历史上第二次“川盐济楚”就成了自贡人最兴奋的话题。
在这种兴奋情绪的感染之下,孙明经为自己在自贡拍摄了唯一的留影。在他的身后,是自贡标志性的建筑——天车,也就是盐井的井架。当时,中国最高的摩天大楼是上海国际饭店,当孙明经看到自贡耸入云霄的天车时,这位受过西方教育的摄影师非常自豪,同时也对创造这一切的盐业工人很崇敬,因此在照片中,他除了表现这些劳动者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之外,还极力展示出他们的阳刚之美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然而拍着拍着,他发现一个问题,盐工们每天这么累,身体却如此健壮。
孙明经一直不知道,他有可能是第一批品尝这道著名川菜的南京人。因为这道菜直到后来才由自贡名厨范吉安改造后推向饭馆,并在抗战胜利后传到南京上海等地。
后来孙明经发现,自贡的盐业生产中使用的牛果然很多,鼎盛时期居然多达十万头。每天光牛拉的牛粪就非常多,如果这个问题放在今天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里,一定是个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但在当年,盐工们一定会把它收集起来,制成粪饼,晒干之后就是非常好的燃料。做顿饭用一个粪饼就足够了。特别是在冬天,盐工们还会把牛肉片成很薄的片,用盐腌过之后放在牛粪饼上烤制,百步之外就浓香扑鼻。工人们叫它“火边子牛肉”。后来它居然还成为自贡的著名小吃,并行销海内外。
当然,孙明经的镜头还对准了新崛起的一代盐商巨富。这些人大部分曾经在老的“四大家族”中担任过高级职员,拥有丰富的盐业生产、管理、经营方面的经验。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当时被称为“新四大家族”。
当时令孙明经感到很奇怪的是,为什么盐商们个个都腰缠万贯,却大多衣着简朴,尤其爱穿蓝布长衫。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前任四川盐务局局长刘树梅一生倡导节俭,极端痛恨盐商的奢侈浪费之风。所以,为了投其所好,盐商们个个都穿起了廉价的蓝布长衫,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看来,新一代盐商从王朗云的故事中总结了教训。
新一代的自贡盐商究竟拥有多少财富呢?没有人愿意向孙明经透露自己的秘密。但是,如果他几年以后再来自贡,一定会大开眼界。
1943年11月至1944年6月,冯玉祥将军两次到自贡发动“节约献金救国运动”,自贡的盐商踊跃捐款,照片中这位名叫余述怀的大盐商除参加团体捐献之外,个人又捐了法币1200万元。当时,西南联大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是6000元。也就是说,这笔钱可以为2000位教授发放工资。
当时,慷慨解囊的盐商还有很多,有些人甚至没有留下名字就捐了600万元。更令冯玉祥将军感动的是,自贡的盐业工人表现出崇高的爱国热忱。1943年首次献金运动中,他们仅三天内就捐出50万元,这些钱可以买3万斤大米。第二次献金运动,他们又捐出1000万元。所以,冯玉祥非常感动,他即席作诗一首:巍巍自贡市,贤才多济济。各地都像你,飞机大炮坦克车,齐齐都能买新的。
1945年抗战胜利后,孙明经随金陵大学迁回南京。随后,国民政府颁布命令,淮盐重新进入两湖地区,川盐退回原先的运销区,自贡的黄金时代就此终结。当时,盐商们愤愤不平,既然四川的食盐在抗战中为稳定大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为什么国民政府不能在抗战胜利之后为川盐保留两湖地区的运销区呢?哪怕一半也行啊!
此时,缪秋杰已调往上海中国盐务总局担任总办。对于这个问题,缪秋杰曾在一个私人聚会中表示,国民政府也有难言之隐啊!因为两淮地区的盐商历来就是中央政府的大金库,像自贡的王朗云花数万两银子在慈禧那里捐个虚衔这种事,在两淮盐商们看来,那只是“儿戏”。听到这里,孙明经顿时叹息道: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