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记忆(四)-j9九游会登录入口

盐业史话

千年记忆(四)
发布时间:2016-06-06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盐史趣谈

发布时间:2016-06-06|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千年记忆(四)

文章来源: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联名人名事多者

板浦场千多年间,随海势变化而迁徙,随海退陆延而跟进,始终是离云台山最近的一处产盐所在。它见证了云台山与陆地的分合,也与云台山以峰地互衬、山水相映,成为名人登临的舞台、名事滋生的沃壤。

第一次淮盐技改成功于板浦场。《明史?食货志》说:“淮南之盐煎,淮北之盐晒。”那么淮盐晒制法何人何时所创?史料载:明初朐阳西海所人丁永“通商贾兼鱼盐”,成化三年(1467)31岁的他被官府任命为板浦盐业督办,主导了燃薪煮盐改变为池滩晒盐。当然,海盐史上池滩积卤、太阳晒制工艺,在金代就出现过这方面的点滴文字。《金史?食货志》载:大定二十三年(1184)曾在山东盐区发生一起日炙私盐案,而其时海州的独木场、板浦场、临洪场隶属于莒州盐司,是否可以推断淮北盐区也有灶民知晓或掌握了日晒海盐的技艺,但那时还没有被官府认可并推广。不管怎说,淮盐滩晒始于板浦场之结论,传说与史料合拍。

孙悟空一出山尝的第一口咸味是板浦盐。吴承恩创作于明嘉靖年间的名著《西游记》,第一回写孙悟空乘竹筏离开花果山去寻访神仙,被风吹到海边,看到了淘盐人。明时,与板浦场同样处于云台山麓的盐场还有一个徐渎场,孙悟空看到的是徐渎场灶民还是板浦场灶民呢?这个问题似乎无刨根究底之必要。但从当时板浦场之历史早于徐渎场,规模亦大之,特别是板浦场几经扩建,板浦镇成为淮北盐区最重要的集镇。吴承恩来云台山游历、采风、构思,大多应是落脚于板浦,正如清人黄申瑾所言:“登(云台)山者必宿板浦场市。”吴承恩可以一边构思,一边眺望板浦场盐田,他笔下的孙悟空竹筏也只能被风吹到板浦场。

板浦盐商养育成功著名经学大师和清末武状元。清乾隆、嘉庆年间,淮北盐都板浦出了一位经学大师凌廷堪(1755——1809),在古海州地面上极有名望。他的父亲凌文昌是板浦场盐商。传说凌廷堪长于论辩,精通古代礼制和乐律,且著作等身,饮食、礼仪、祭例、服饰、乐器、韵律等,诸多领域莫不探究,多有著述。特别是他嗜文嗜教而轻官,名著《镜花缘》作者李汝珍、《海州文献录》中称道的“淮海间无不知有二乔”的乔绍侨和乔绍傅、曾在海州盐运司运判邓鸣岗处教书育人的海州学界泰斗许乔林等,都曾是他的学生,或经常求教于他。清末光绪十八年(1892),海州人卞赓被光绪皇帝御笔亲点为武状元,被列入《中国状元谱》。武功高强者搏取武状元不足为奇,有人统计中国自唐至太平天国时(元朝未见有载)共有武状元301人,其中清朝共有109人(也有说是110人),但与板浦场盐有关的仅有卞赓1人,那就是他的父亲是清同治时期经营板浦场盐的大盐商,是板浦场盐使卞赓身强力壮且勇于搏击。

板浦盐使《镜花缘》滋味万千。清代《镜花缘》是部百回长篇小说,作者李汝珍(1763——1830)大致在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其兄李汝璜调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时同来板浦寓居,其时也是板浦场的黄金时期,板浦镇因板浦场及淮北其他盐场巨大盐产和丰厚盐利而繁荣兴旺,流淌的白银之光和光怪陆离的市井生活,加上云台山的幽谷深壑处处飘溢着神气仙雾,给年轻的李汝珍以无限遐想,历经35年终于完成巨著《镜花缘》。有人评价《镜花缘》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神话色彩浓郁,充满浪漫幻想和扑朔迷离。如此说来,起始于板浦场进而推广于淮北各盐场的改煎为晒制盐工艺的成功,使板浦场及淮北各场创造的经济价值突飞猛进,地域文化也得以催化与滋润,文人雅士更文更雅,思维更加奇特,吴承恩、李汝珍虽时隔300多年,仍不比伯仲。

板浦盐酿汪氏醋滴滴酸醇。盐味咸,醋味酸,盐醋各领菜肴不同味域之千秋,岂知小有名气的灌云县板浦镇“汪恕有”牌滴醋一面世即与板浦场盐业不脱干系。康熙十四年(1675),“汪恕有”滴醋还只是小巷中不是所有人都知晓的作坊,是板浦场盐课司大使田种玉的启发和支持,汪醋老板才晓得广告宣传之重要,整修了位于板浦大寺巷内的自家作坊门面并挂起了“汪恕有”的招牌,从此生意更旺。生意场上真还就是这样,一个金点子可以旺销一个商品,可以搞活一个企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