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起源与早期盐政管理(一)-j9九游会登录入口

盐业史话

中国盐业起源与早期盐政管理(一)
发布时间:2012-09-14发布者:大连盐化栏目:历代盐业

发布时间:2012-09-14|发布者: 大连盐化集团|栏目:

 

中国盐业起源与早期盐政管理(一)

 

    一、盐的食用及盐业起源考略

    盐在中国远古时代就被当作调味品。《尚书·说命》就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在商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用盐做调味品,用来配制美味的羹汤。再联系到《尚书·禹贡》有青州“厥贡盐絺”的记载,即商代以前的夏代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是做调味品用的,并且极为珍贵,当作贡物上交。因而中国关于食用盐的最早记载时间,可以溯推至夏代。及至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冢宰》中就有“以咸养脉”的记载,这是周代人对盐的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这就更具体地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汉代王莽称盐为“食肴之将”,更加突出了盐在饮食烹饪中的地位。

    人类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昧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人类饮食文化正是从品尝万物开始的,大自然赐与人类的万物中,哪些能食用,哪些不能食用,都是通过人的亲口品尝的积累,才获得食用经验的。中国古代神话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想这不会是古人毫无根据的编造。正是古代先民无数次地大胆品尝,才构筑起了人类饮食文化进步的阶梯。古代先民经过无数次随机性地品尝海水、成湖水、盐岩、盐土等,尝到了咸味的香美,并将自然生成的盐添加到食物中去,发现有些食物带有咸味比本味要香,经过尝试以后,就逐渐用盐作调味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历史上是否真有宿沙氏其人,尚不可断定,但可以说,这位诸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海水煮盐智慧的化身。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也不可能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日润下,润下作成”。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日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我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虞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生成。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总括来说,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那么古代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认识和食用这些天然盐。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可考资料甚少,也就不易判定其发现和食用的时序先后。当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现和食用之后。因为煮盐是一种进步的制作工艺,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比如象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而这类器具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煮制等一系列问题均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天然海盐、池盐、岩盐、盐泉、土盐等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这一点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应是共同的。

    井盐出现较晚。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今四川省)。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始凿盐井。史载:李冰“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 这是有关中国古代开凿盐井的最早记载。

    岩盐系由开采的盐矿经炼制而成,多集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高地势山脉区域,如新疆、西藏、云南境内。岩盐的制作,始于何代,史籍无载。岩盐制作方法,据《水经注·江水》载:“朐忍县(今四川省云阳县一一笔者注)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成盐。”由此可知岩盐是通过煮制获取的。

    土盐即“碱盐”,为盐碱地所产,味苦质劣,在盐家族中处于末位,只是作为食用盐的替代品。土盐制作始于何时,亦不町考。其制作方法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汶山(今四川省茂汶一带——笔者注)地有咸土,煮以为盐,摩羊牛马食之皆肥。”可见土盐亦经煮制获取。

    综上所述,盐的食用是从古代先民品尝含有盐份的海水、盐湖水、岩盐、盐泉、土盐等开始的。凡是有古代先民活动的地域.包括海滨和有盐湖、岩盐、井盐、土盐的地域内,古代先民都有可能品尝、发现和食用盐,但我们不可能明确区分孰先孰后。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有史籍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盐业是海盐业,宿沙氏是中国海盐业的创始人。

    二、盐税渊源

    中国盐税的渊源可上溯至四千多年前的夏代。与此有关的记载,最早见之于《尚书》。《尚书》中有青州“厥贡盐絺”记载,就是说青州“贡”给奴隶主国家的贡物有盐和缔(一种细葛)。《尚书·禹贡》列举了包括青州在内的九州“贡”物。所谓“贡”物,都是各州的土特产品。青州除“贡”盐、缔外,还贡海物(海鱼、海虾、海贝、海藻等海产品)、丝、麻、铅、松树、怪石(大理石、滑石、重晶石等石材)、屎丝(柞蚕丝)。“贡”是夏王朝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古老的宗法制度的产物。“贡”为禹首创。所谓“禹贡”,即指禹定九州贡法。《尚书·禹贡》日:“禹别九州,随山溶川,任土作贡。”是说禹分别划定了九州的疆界,砍除山木,疏浚河川,任其土地所有,以定其贡。“贡”究竟为何义,唐经学家孔颖达释云:“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说文》亦释“贡”为“献功也”。两者释义相近。由此可见.“贡”并不具有“税”的特征,因而不能认为“贡”就是“税”。禹定九州“贡”法,是为了获取维持夏王朝生存的各种物资,“贡”物是夏王朝实物形态的财政收入,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初级形式。

    如上所述,盐“贡”是古代一种实物形态的财政收入,还不是盐税。严格意义上的盐税出现在后世。在中国史籍中,“盐税”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后汉书·百官志》:“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我们虽然不能把盐“贡”视同盐税,但盐税与盐“贡”两者之间,客观上存在渊源联系:盐税的原始胚胎是盐“贡”,经过历史演进,后世出现了盐税,但盐税与盐“贡”已有质的区别。这种质的区别,将在下文详加分析。

网站地图